2016年唐河最美的乡镇投票评选,快来为你的老家投上一票吧!
| 招商动态 |2016-07-22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
故乡,
是我们最爱的那个地方,
不管外面的世界是有多好,
始终比不上自己的家乡。
不管自己的家乡是怎样,
它依然是我的最爱。
唐河,
是南阳的后花园,
每个乡镇有着自己不同的特色。
那么,
你认为唐河哪个乡镇深入了你的心中?
咱们别吝啬一个转发一个关注,你小小的一个主动,可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动力,也给我们美丽的大唐河来一张漂亮的明信片。
(提醒一个微信号只有1票,所以不会存在拉票,投好我们接力分享出去即可)
产业集聚区
01
唐河县产业集聚区是县城三大功能区(行政文化区、商贸居住区、产业集聚区)之一,是省政府批复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,总规划建设面积19.6平方公里,入驻固定资产超千万元项目147个,其中已投产项目104个,建成区面积15.82平方公里,就业人员3.96万人,主导产业为装备电子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,先后获得河南省“中小企业创业基地”、“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”、“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”、“最具投资环境产业集聚区”、“知识产权优势区域”、“招商引资境外招商产业园”、“省(级)台湾产业园”、“南阳市县级示范产业集聚区”、“南阳市‘两强’产业集聚区”、“南阳市先进产业集聚区”等荣誉称号。连续三年跻身全省18个产业集聚区前50名。产业集聚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完善服务功能,优化发展环境,产业集聚区建设及集群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滨河办事处
02
唐河县滨河街道地处唐河县县城“一河三区”核心地带,是全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、信息中心。辖新安、新民、新华、常花园、谢庄、冯岗、吕湾、谢岗等8个社区居委会,自有人口1.7万人,常住人口9万人,主要有汉、回、蒙、满、白、壮等6个民族,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,宁西铁路、312国道、信南高速、豫49线穿境而过,西距南阳机场50公里,交通便利。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和部署,团结拼搏,务实重干,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,街道上下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、民生持续改善、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。2008年,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.77亿元,同比增长10.3 %,财政收入实现1362.1万元,同比增长14.9 %,农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566元,同比增长10.5 %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.9‰以内。先后获省“五好党委”、“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先进单位”、“河南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”、 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乡镇”及市“发展民营经济先进街道办”、“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”、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、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南阳魅力乡镇街道办”及“县“综合工作目标一等奖”、“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财政税收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城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”等30多项荣誉。
文峰办事处
03
文峰街道办事处辖5个社区居委会,30个自然村,58个居民小组,3516户,总人口8.38万余人,其中户籍人口1.2万余人,辖区面积18.8平方公里。距南阳飞机场仅40余公里,宁西铁路、信南高速、312国道、S249线、S335线穿境而过,背靠唐河,南临三夹河,国家级文物泗洲塔和文峰塔坐落境内,交通便利,地理环境优越,人文积淀蕴厚。
自2008年办事处成立以来,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在县委、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,重点抓好以工业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工作,积极服务城市建设和管理,务实重干,开拓进取,街道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局面。至年底,街道共招引企业25家,引资额达16.08亿元,其中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,亿元以上企业5家。至2014年上半年,街道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,地区生产总值达13.25亿元,财政收入完成136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9300元,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18200元。先后被市委、市政府评为“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”、“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”、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统计工作先进单位”;连续三年被县委、县政府授予“综合目标工作一等奖”、“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城市建设管理先进单位”、“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安全生产先进单位”、“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。
城郊乡
04
中国乡镇名,中国行政区划基层单位,属县或县以下的行政区领导。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以此命名的乡镇。城郊乡地处南阳盆地东部,环绕唐河县城,毗邻河南油田。全乡版图面积168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3.1万亩。辖37个行政村,8.2万人。2001年财政收入1345.6万元,人均纯收入2186元,位居南阳市各乡镇前列,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贡献份额达51%,是河南省宣传思想先进单位、“六好”先进党委、南阳市治安模范乡、乡镇企业明星乡。境内交通便利,物产丰富。信南路、唐枣路、唐方路、唐新路、唐泌路,辖射四周。即将动工的宁西铁路通过境内,唐河、桐河、泌阳河、三夹河流经21个村委,地上水网交错,地下水蕴藏丰富,适宜粮、棉、油间作,农、牧、渔兼顾。
毕店镇
05
毕店镇,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东部岗丘区腹地,西距唐河县城25公里,位于二县(唐河县、桐柏县)五乡(镇)(唐河县的古城乡、大河屯镇、马振扶乡、王集乡及桐柏县的埠江镇)结合部,全镇现辖22个行政村,人口5.8万人,总面积114平方公里。
毕店镇古为湖北省通往河南省多地的交通要道,来往客商络驿不绝,明代中期,一毕姓商人抓住商机,在此路口开一集吃、住于一体的饭店,生意十分兴隆,也带动了其它商人在此广开店铺,后来经形成了一条繁荣的集镇。后因该集镇的形成与毕姓商人开饭店有关,故人们便将该镇谓之毕店,即今日毕店镇之前身。2000年,毕店镇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立为115个重点小城镇之一。
毕店镇地理位置优越,区位优势明显,交通条件便利。宁西铁路、沪陕高速、312国道横穿东西,省道239(鲁山县——随州市)纵贯南北。境内有田桥、倪河两座小型水库,集农业灌溉与游乐观光于一身,三夹河自东向西注入唐河,镇域南部水源优为丰富。
毕店镇是国家旱作物农业示范区、河南油田的主采区。先后荣获“河南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乡镇”、“河南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2014年毕店镇被住建部等7部门公布为“全国重点镇”,201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,印发《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》明确提出支持“唐河县毕店镇”加快发展,打造工业强镇、商贸特色镇、旅游名镇。
苍台镇
06
辖区总面积85.4平方公里,6.7万首耕地,4.6万人,有宋湾村、三皇镇村、后湾村、陈排湾村、丁湾村、常寨村、苍台村、朱李湾村、栗湖赵村、于湾村、郭庄村、赵桥村、五里陈村、郜河村、高彭村、谢家庄村、丁岗村、邵庄村、康庄村、闫庄村20个村委,一个县属林场,一个镇直农科所。
蓼阳河-一河两古都
一条不起眼的小河,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,形成于晚更新世,北支流源头在荆爬山,南支流发源于龙泉禅寺的大寺山界,位于蓼山之南称蓼阳河,古蓼国在蓼阳河边建国都。蓼阳河自西向东,流经3镇18个村委,九曲十八弯,全长31公里,流域面积129平方公里,最后《清史稿》载:经湖阳古城西、谢城北,会谢水、湖河经苍台镇,缘新野界入湖北襄阳”。当蓼阳河流经汉龙潭进入谢邑后流入唐河(古比水)。经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确定蓼阳河即古谢水。《后汉书》载:古谢国也,故城在今唐州湖阳县西北。
唐河是南阳盆地东部的一条南北向主要河流。发源于方城县北部的七峰山下的黑龙潭,其源头叫潘河,经方城县城南流至赊店镇与赵河交汇后称为唐河,流经唐河县源潭镇、唐河县城,过郭滩,苍台入湖北襄阳张湾与白河交汇,其后流入汉江。
古城乡
07
唐河县古城乡位于县城东12.5公里处,北靠泌阳河,南邻三夹河,东与毕店镇为邻,西与城郊乡接壤,是河南油田腹心地带。312国道、宁西铁路、沪(上海)陕(西安)高速公路横贯东西,区位优势突出。全乡南北长18.1公里,东西长8.5公里,总面积116.8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0.9万亩,人均耕地1.8亩,是唐河县粮油生产基地乡。乡党委、政府坚持以发展为主线,以农民增收、财政增强和建设工业大乡、农业强乡为目标,狠抓以招商引资为主的民营工业,以兔、黄牛为主的畜牧业,以乡村道路、小城镇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等重点工作,强化党的建设,全力维护社会稳定,着力构建和谐社会,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。2006年,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1%,其中一、二、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%、11%、13%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.5亿元,增长20%,财政收入完成320万元,人均纯收入达3860元,增长13%,先后荣获市“扶贫开发先进单位”、“县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”、“民兵建设先进单位”、“财政工作先进乡镇”,2006年被县委、县政府授予综合工作目标一等奖荣誉称号。
郭滩镇
08
河南省唐河县郭滩镇位于唐河县西南部,西部与新野县交界,南部与本县的龙潭、苍台接壤。郭滩镇政府驻地郭滩村,已建成纵横街道近20条,街镇道路硬化近30公里,建成区约3平方公里。
镇政府所在地距唐河县城33公里,距新野县城24公里。镇域面积112平方公里,豫S335线穿全境而过,根据河南省十二五规划,豫S335省道将升级改造为国道。镇中心东北行30公里与312国道相接,东行13公里至黑龙镇与豫S240线相通。桐(河)苍(台)路南北纵贯全境, 涧河大桥及郭滩唐河大桥已先后竣工通车。唐河河道流经全境,河道一侧建有河堤,河堤下有大片的沙滩青草地,是郭滩人游玩的好去处。
全镇辖郭滩、王张营、杨店、谢庄、乔湾、许岗、杨桥、蒿庄、李楼、孟庄、柴湾、李庄、后湾、前湾、董营、张官营、马岗、乔岗、张岗、刘庄、后岗、老岗、吴庄、马庄、大树赵、罗滩、荆北李、板桥王、穆庄、遂王、清河30个行政村,112个自然村,368个村民组,19188户,总人口75010人,耕地面积110880亩。全镇土质分为沙土、粘土两部分,土壤肥沃,物产丰富,经济繁荣。
这里人杰地灵,“郭滩烧鸡”名誉海内外,素有“银郭滩”之美称,历史上这里是著名的水路码头,帆船航运是镇域一大特色,曾是豫、湘、川等地商贾云集,商品集散强劲,财源滚滚而来。
湖阳镇
09
湖阳镇地处豫鄂边界,距县城35公里,国道234线贯穿南北,交通便利。全镇版图面积150平方公里,其中东部为浅山区,属桐柏山余脉,60平方公里;西部为缓冲平原,90平方公里,土地肥沃,河流遍布,阡陌纵横。耕地面积11.4万亩,辖26个村(居)委会,167个村民小组,6.2万人,其中回族5800人。
湖阳镇历史悠久。根据影坑出土文物考证,该处是屈家岭至龙山时期(距今约4550—3950年前)的一个村落遗址,为古湖阳遗址,湖阳起名于夏朝,因湖阳镇南一公里处,有徽子湖(现名七个堰),水北为阳,故名湖阳。叔安疏洪治水,分封蓼国,都置湖阳;春秋归楚,战国归韩;秦置二十四县,湖阳为其一;东汉刘秀称帝后,将其姊刘潢封邑于此,谓湖阳公主,素有“金湖阳”、“帝封之乡”之美誉。汉、唐、宋以来皆为县。“五四”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之前,曾先后隶属桐柏山革命根据地和豫鄂边革命根据地,邓小平、李先念、王树声、王震、黄火青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长期在此从事革命活动,为新中国成立点燃了革命圣火。1947年12月解放后设湖阳公社,后改乡,1985年10月建镇。
龙潭镇
10
龙潭镇历史悠久,已有二千多年历史。龙潭镇地处豫鄂两省结合部,唐河县城西南32公里,东临湖阳镇,西接苍台镇,北连郭滩镇和黑龙镇,南与湖北省枣阳市杨垱镇、七方镇毗邻。辖区98平方公里,9.2万亩耕地,4.6万人(2008年)。辖龙潭、钟庄、太山、小张庄、岗陈、白庄、高营、王谢庄、找子庄、严营、小井杨、小河陈、中徐、史桥、杨庙、段庄、赵河、李油坊、吊桥、龚庄、何庄21个行政村,118个自然村,282个村民小组。境内有蓼阳河、礓石河,修有太山水库、五七坝水库。。种植业发达,是省农科院重点科技成果转化实验示范基地,1997年被中国农科院确定为科技示范基地,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科技示范镇。全镇农业资源丰富,生产科技含量高,产品品质优良。2001年农业产值达20187万元,是唐南重要的棉花、小麦,花生、无籽西瓜生产基地和高产开发乡镇之一,畜牧业上形成了以养黄牛、波尔山羊、况生猪和良种獭兔为主的养殖基地
马振抚乡
11
马振抚乡农业资源丰富,生产科技含量高,产品质地优良,尤以桅子生产是唐南重要的生产基地,水稻的高产开发乡之一,小麦、棉花、花生、芝麻的种植业更为发达、畜牧业已形成了以养黄牛、猪、羊等为主的养殖基地。
该乡是国家质检总局确定的栀子原产地,全乡现已发展连片生态栀子林7.5万亩,规模巨大,堪称“中原栀子第一乡”,亚洲最大的螺旋藻养殖基地位于该乡牛寨、胡营村委。
祁仪乡
12
祁仪乡,位于河南省桐柏山余脉西麓,河南、湖北两省交界处,距唐河县城25公里,全乡辖26个行政村,295个自然村,人口4.3万人,总面积187.5平方公里。
祁仪乡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文化底蕴丰厚。集镇始于明,兴于清,1945年设乡,易名友兰镇,1958年成立祁仪人民公社,1983年改公社为祁仪乡至今。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、地质学家冯景兰、文学家冯沅君、诗人李季、作家李文元的故里。
祁仪乡地大物博,气候湿润,物华天宝。祁仪是唐河县面积最大的乡镇,地形主要以浅山区和丘陵为主,素有"三山六陵一平原"之称。境内已知金属非金属矿藏20余种,其中大理石、石英石、钾钠长石储量丰富,地处亚热带北部,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适宜各类农作物的生长。
上屯镇
13
上屯镇位于南阳盆地东南部唐河县城南17公里处。辖32个村委,354个村民小组。耕地面积10.3万亩。总人口7.6万人。省道豫49线、53线横贯南北,唐河、清水河穿境而过,全镇地势平坦,土地肥沃,气候呈明显暖温带季风型特征,无霜期长,四季分明、雨量充沛。地属长江流域,地表径流丰富,地下水位深3-5米,水质好,水源足,良好的水土自然条件为农业、乡镇企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上屯镇交通便利,通讯电力条件良好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该镇农、林、牧资源雄厚。
少拜寺镇
14
少拜寺镇位于唐河县东北角,两市(南阳、驻马店)三县(唐河、社旗、泌阳)结合部,总面积98.4平方公里。镇辖20个村民委员会,4.5万人,耕地8.4万亩。境内林茂粮丰,商业繁荣,交通便利,素有宛东“金三角”之美誉,是辐射唐、社、泌三县十乡镇的经贸、文化和农产品集散中心。2000年被南阳市委、市政府命名为“六好乡镇党委”、“信访工作先进乡镇”、“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”。2008年以来来,镇党委、政府围绕富民强镇目标,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生猪、烟叶和乡镇企业已成为全镇三大支柱产业。所饲养的杜洛克、约克夏、丹麦长白三元杂交猪以其瘦肉率高、肉质好和无害化养殖而驰名省内外。全镇建饲养小区4个,发展养猪专业村7个,专业场162个,专业户491户,其中万头猪场2个;年生猪饲养量15万头,出栏10万头,远销武汉、南京、广州、深圳,部分出口香港,被南阳市政府命名为“生猪基地乡”。烟叶生产为传统优势产业,年种植万亩以上,年产优质高香气烟叶50多万公斤,是南阳市优质烟种植基地之一。以“三粉”(粉丝、粉条、淀粉)、饲料加工和农机制造为主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,特别是镇劲轮车辆集团公司生产的系列农用机动三轮车畅销鄂、豫、皖3省20多个县市,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。新的世纪,新的目标,少拜寺人民将以新的面貌,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。
桐河乡
15
桐河属历史文化古镇,桐河街在古代相当长的时期里,曾是宛(南阳)东一带很有名气的繁华之地。集市历来以贸易著称,粮行、牛行、棉花行闻名宛东。 商船下行至唐河、再顺河而下入汉江、长江最终可达上海。 有个记载,足以说明桐河街古时之盛景。据清乾隆52年(公元1787)唐县志校注,在《地舆志》卷有《桐河店税议》一文。大意为:明朝万历38年(公元1610年),唐县知县王名登向南阳官府报告,说有不少山西、南阳商人在桐河街做生意,因唐县税重,南阳税轻,商人们不纳唐县之税,使桐河店每年180两银税无法完成等等。后来,府里还给了批复道:“缘地立行(意为根据地理位置而兴办商业贸易),缘行办税,税之随乎地也`。
税不归唐而归谁?该县即着令抽唐税,不必再以府为言,使奸滑两地脱空也”(以上是原文,括号内为解释)。当时,全唐县(明清时,唐县地域较大,共二十保、十二所,除现域外,往北管辖至社旗的郝寨、苗店一带)年银税1500两,而桐河店一地就占了近八分之一,可见商贸生意之兴盛程度。
桐寨铺镇
16
桐寨铺镇位于宛唐结合部,西距南阳市36公里,东距唐河县城17公里,镇域面积160.5平方公里,辖39个行政村,175个自然村,385个村民小组,8.5万人,耕地面积15.08万亩。宁西铁路、沪陕高速、312国道贯穿全境,交通极为便利。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基地,生产优质小麦、优质棉花,以红薯、西瓜、小辣椒、大白桃、薄壳核桃、烟叶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优势明显。2012年,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3.1亿元了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.9亿元,财政收入达1214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7504元,先后被命名为南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南阳市农业标准化示范镇、南阳市小城镇建设50强乡镇。
唐河王集乡
17
唐河县东王集乡位于唐河县东南部边沿,唐河、桐柏、泌阳三县 交界处,河南油田腹地,面积127.3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9.8万 亩,辖19个行政村,4.7万人,年国民生产总值均在13508万元 以上,年财政收入近600万元, 曾多次荣获河南省“宣传思想 政治工作先进单位”、“六好”先进党委、南阳市财政工作先 进乡、治安模范乡、乡镇企业明星乡等荣誉称号。东王集乡已成为商贾云集和中外客商及有识之士竞相投资 的一片热土,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,今年我们拟招塑胶模具、 油制品加工等10个项目,乡党委政府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,更 加宽松的环境,更加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,竭诚欢迎国内 外有胆、有识、有志之士和各方朋友前来观光考察、投资开发、 洽谈贸易,共谋发展大计,共创锦绣前程。.
源潭镇
17
源潭镇,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北13公里处,紧邻社旗县,素有唐河“北大门”之称。全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,41个行政村,161个自然村,人口8.6万人,总面积182平方公里。
源潭镇历史悠久,物阜民丰,建自明朝,兴于清代,盛在民国,为中原历史名镇、革命老区。文物古迹有清代时修建的山陕会馆,于1987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源潭镇交通便利,物产丰富、商贾云集,素有“小上海”之美称。有豫49线贯穿全境,紧临沪陕高速、312国道和宁西铁路,距南阳姜营机场50公里。唐河、泌阳河、毗河、桐河四条河流在境内呈扇形分布,盛产的小辣椒、棉花、大蒜、优质梨、优质桃等久负盛名,誉满省内外,特别是小辣椒深受国内外各地客商的青睐。
昝岗乡
18
昝岗街位于唐河县城东南13公里处,昝岗乡人民政府和昝岗村委会驻地。明初昝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,村处黄土岗上,故名。清代筑有土寨,后毁于民国初年。明清时期属唐县坊厢保,清光绪年间属朱家店保。1913年属沘源县,1921年属城关区闽营乡。1923年属唐河县。1931年属城关区闽营联保。1947年为唐南县岗柳区。1949年并入唐河县。1950年置昝岗区。1956年改为中心乡。1961年建昝岗人民公社,属上屯区。1968年撤区,将岗柳、大树李两公社并入昝岗人民公社,1983年改为乡。
唐代房云寺、明代朱店白云庵、清代赵岗中原寺、闽营泰山庙、昝岗关爷庙等古迹早年被毁,仅存遗迹。
昝岗乡处于虎山水库灌区,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。经济以农业为主,耕地13万亩,土壤有黄胶土、老黄土、黄壤土和灰砂土,产小麦、玉米、水稻、大豆等,经济作物有棉花、芝麻、花生、油菜等。
昝岗乡
19
明清时期属南阳府唐县桃园保(今张店镇桃园寨村),1913年属沘源县。1921年设张店乡,属桐寨铺区。1923年属唐河县桐寨铺区。1931年设张店联保,属张店区。1934年复改为乡。1948年8月属唐西县,北部为白秋区,中部为张店区,南部为长秋区。1949年3月并入唐河县,设第六区(驻张店)。1951年8月改为白秋区。南部属叟刘区。1956年2月撤区,设张店、牛三门中心乡。1958年10月北部属桐寨铺人民公社,南部属郭滩人民公社。1961年5月北部属桐寨铺区白秋公社、张店公社;南部属郭滩区牛三门公社、乔庄公社。1968年8月撤区,张店公社、乔庄公社、及白秋、牛三门两个公社的一部分合并为张店人民公社。1983年改为张店乡。1985年撤乡设镇。2010年11月30日曾庄村、付岗村、南马庄村、李宅村、宋庄村、牛三门村、牛五门村、西孙庄村8个村回归官庄工区。
。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,对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依托条件。张店镇先后被国家、省命名为“中国乡镇之星”、“河南十佳乡镇”、“中州名镇”、“河南省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镇”;被市评为“南阳市城镇建设明星镇”、“二星级小城镇”、“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乡镇”。
大河屯镇
20
人杰地灵。大河屯人民勤劳智慧,他们用辛勤的双手创造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。近代能工巧匠姬明理,1950年受南阳文化馆邀请,参与修复诸葛亮遗像。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西藏平叛、对越自卫反击战、中印边界自卫还击战、抗美援朝等战争中,大河屯均有人员参加,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据不完全统计42人。如今大河屯镇在外工作经商的人员甚多,他们的足迹遍及海内外和祖国的大江南北,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他们的才华。
大河屯镇历史悠久,据屯西温庄墓碑记载,明弘治六年称大河保,是唐县二十个保之一。当时已成为繁荣小镇,有三柏六绿十石一眼井,三里大长街,二里大长桥,八步四座庙四大景。清初废除明治,改称大河屯,沿用至今。中华民国初期属毕店区。1938年至1945年,大河屯为区。1956年分大河屯、龚岗、涧岭店三个中心乡,1956年恢复大河屯区,1958年成立大河屯人民公社,1961年大河屯为区,1968年8月大河屯为人民公社,1983年12月改大河屯人民公社为乡,1995年撤乡设镇。
黑龙镇
21
河南省唐河县黑龙镇位于唐河县南豫鄂两省交界处,东部为浅山丘陵,西部为冲积平原,豫S240线穿境而过,北距唐河25公里,南距湖北枣阳45公里,总面积117.7平方公里,辖22个行政村,267个村民小组,5.1万人,是豫西南著名的建材重镇。
近年来,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得到加强。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农村工作全局, 一是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,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挂帅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专抓,制定了全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,并拨出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。
黑龙镇历史悠久。其地名就有一段美丽的传说:相传古代有一条黑龙盘踞在此,除暴安良,逢旱施雨,为民造福。至今在镇南还有一潭汪汪的泉水,龙涎潺潺,常年不断。清澈的泉水,人们用来饮水和浇灌田地,这里的民众无数次体味到久旱逢甘霖的喜悦,纯朴勤劳的当地人民,为表答谢之意,便把这里命名为黑龙镇。
三皇五帝时期,黄帝轩辕氏,征伐天下。“轩辕便集中兵力追剿风伯、夸父,风伯、夸父听说少昊反水,回师北上在南阳盆地与神农轩辕联军相遇,夸父屯军邓县,桃林,风伯屯军桑庄,共工屯新野黑龙镇,双方激战,夸父北辙,以后在潼关战死在应龙(传说这是一种长有双翼的龙)氏军前,时为公元前四五一四年十月。”
唐河人都为自己的老家转发,动动小指头分享一下吧
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关注是一种认同